首页 >> 企业动态 >>新闻中心 >> CBA-China年会 | AI赋能肿瘤新抗原疫苗,精准清除术后MRD
详细内容

CBA-China年会 | AI赋能肿瘤新抗原疫苗,精准清除术后MRD

6月27-28日,2025 美华药携生物医药科技大会在苏州成功举办。本届大会汇聚了1200位来自海内外的权威演讲嘉宾,参会人员突破30000人次。新合生物高级VP李威博士受邀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并参与圆桌讨论。


本届大会立足国际视野及产业高度,围绕全球最新监管动态、新技术/AI革新及成果转化、先进治疗技术、药物创新开发等热门话题,共同探索前沿技术创新与全球医药合作,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全球健康事业新发展。


在“核酸论坛-RNA技术的新型应用”主题专场,李威博士分享了肿瘤疫苗在微小残留病灶(MRD)疾病状态下的应用与思考。



演讲图片.jpg

李威博士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抗癌协会今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癌症总体5年生存率为43.7%,虽较10年前提高10%以上,但较发达国家仍存在显著差距。究其原因,术后复发与转移是制约患者长期生存的核心瓶颈。


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者经根治性手术或系统治疗后,极少量肿瘤细胞仍以微小残留病灶(MRD)的形式潜伏在体内,成为肿瘤复发与转移的"隐形推手",持续威胁着患者的生存预后。传统疗法难以精准清除这些残留的肿瘤细胞,肿瘤新抗原疫苗正为破解这一难题带来革命性希望。


作为肿瘤免疫疗法中最前沿的治疗方式,肿瘤新抗原疫苗可以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特异性地识别和清除这些残留的肿瘤细胞,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此外,它还能够诱导长期的免疫记忆,包括记忆性T细胞和B细胞,在患者体内形成持久的免疫保护,防止肿瘤复发。


李威博士介绍,目前,全球肿瘤新抗原疫苗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基于mRNA技术的个性化新抗原疫苗在黑色素瘤、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癌症的治疗中,通过精准编码患者的特异性肿瘤新抗原,激活T细胞免疫应答,高效清除微小残留病灶(MRD),从而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Moderna研发的mRNA-4157/V940疫苗与PD-1抑制剂Keytruda联用,针对高危Ⅲ/Ⅳ期黑色素瘤患者实现3年无复发生存率达74.8%,将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9%,远处转移风险更大幅减少62%。同期,BioNTech的Autogene Cevumeran(BNT122)疫苗联合化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胰腺导管腺癌术后患者时,8例产生T细胞应答的受试者3年无复发生存期显著延长,部分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已经超过6年,为患者长期生存带来全新曙光。


在全球加速创新的浪潮中,新合生物持续突破技术瓶颈,依托AI技术自主研发的mRNA个性化肿瘤新抗原疫苗XH001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开展临床试验。该疫苗对术后患者体内的微小残留病灶(MRD)具有精准清除的强大潜力,将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开展Ⅰ期临床试验,用于复发高危实体瘤患者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


圆桌讨论 (2).jpg

李威博士参与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环节,李威博士与现场嘉宾就“下一代RNA药物,谁将突破重围”话题展开对话。后疫情时代,RNA药物的治疗领域布局已实现从传染病防控向肿瘤免疫治疗及罕见病干预等重大疾病领域的战略延伸。伴随生物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以RNA肿瘤疫苗为代表的创新药物研发正进入关键发展窗口期,全球范围内多项临床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唯有通过核心技术攻关突破递送系统瓶颈、构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生态、建立临床前-临床转化研究闭环体系,才能加速推动RNA肿瘤疫苗进入产业化爆发阶段,实现临床价值转化。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肿瘤新抗原疫苗的应用空间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在此背景下,新合生物正快速推进技术平台迭代革新,持续探索肿瘤疫苗在MRD状态下的辅助治疗潜力,并不断优化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疗法的联用策略,期待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生存获益更长的创新治疗方案。






→→→阅读原文




“码”上关注

深圳市新合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生命科学园路20号院1号楼3层





文章
  • 文章
  • 产品
  • 商铺
  • 论坛
  • 视频
搜索

网站:www.neocura.com.cn

邮箱:info@neocura.net


        

电话:010-80766127

           0755-28199673



深圳市龙华区清湖路48号明腾中心大厦809室





广州市黄埔区连云路388号B座10层

bd@neocura.net(合作)


 pr@neocura.net(媒体)



技术支持: 恒基联合 | 管理登录
seo seo